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面孔丨拱北海关珠海保健中心:以实验室为战场的“另类战士” >

今日面孔丨拱北海关珠海保健中心:以实验室为战场的“另类战士”

来源夜上海 - 论坛首页
2025-04-21 09:16:23

“病毒捕手”
让国境线上的传染病无处遁形,
“行走的数据库”
不给病媒生物可乘之机,
“跑腿医生”
让出入境人员安全出国安心回
……
在拱北海关珠海保健中心,
以实验室为战场的“另类战士”
默默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全。

谁是守护人民的战士?穿着军装巡边的军人、穿着警服守护出入境口岸的民警自是当仁不让。可你知道吗,还有一群人,他们穿着白大褂,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守卫着祖国和人民。实验室是他们的战场,显微镜和检验仪器是他们的刀枪,他们挡在病毒与人民群众中间,他们就是中国海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检验师和医师们。

近日,记者走访了珠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拱北海关口岸门诊部),听实验室总检验师、病媒生物实验室带头人、预防接种与咨询部医师讲他们守卫祖国的“另类”方法,看到了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一群默默无闻的战士。

“病毒捕手”让国境线上的传染病无处遁形

汪海波是拱北海关所属珠海保健中心的总检验师,在卫生检疫实验室里,他带领团队承担着珠海口岸传染病检测监测及风险防控的任务。

汪海波

在实验室里利用试纸或者仪器做做检测,这份工作看似轻松简单,其实有着外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传染病检测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遇到新发传染病,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那你如何去检测、去识别呢?”汪海波说,“所以我们就要自己研发检测方法,而且还要快,和病毒赛跑。”

有一次遇到新发传染病,市面上没有检测试剂,如何得知发热通关人员有没有感染特定病毒呢?只能自行研发!比较毒株特点,找相似、找不同,一遍遍根据特点进行实验,经过三天的不断努力,珠海保健中心就具备了检测能力,抢在了商品化试剂上市之前。

汪海波

除了新发传染病,他们也不愿意见到那些长期困扰人类的古老疾病。“霍乱就是其中一个,它给人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剧烈腹泻,我们有时会在粪便取样中发现霍乱弧菌,那么就要立马应对,以免出现传播。”汪海波说。

每一次遇到可疑的传染病,都是一场检验员与病原体之间的较量,这场较量体现在人身上,也体现在流通于口岸的物品中。珠海保健中心是守护好澳门同胞“舌尖上的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

汪海波

自1999年珠海保健中心成立至今,汪海波的团队一直致力于在运往澳门鲜活水产品中开展霍乱弧菌等项目的监测,截至2024年底共开展相关监测13万份样本。一个个检验员,就像“病原体捕手”,让想要在口岸浑水摸鱼的病原体无处遁形。

“行走的数据库”不给病媒生物可乘之机

传染病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可以通过动物传染给人,病媒生物便成了珠海保健中心面对的又一个挑战。

柯明剑是拱北海关保健中心病媒生物实验室带头人,在病媒生物鉴定领域工作了30余年的他,是当之无愧的形态学鉴定专家,被同事们称作“行走的数据库”。只要是遇到了不认识的病媒生物,大家的第一反应是“请柯主任来看看”。

柯明剑

然而大脑里就像有一本百科全书的柯明剑,可不是每天就只知道读书。

“我们会看口岸送过来的病媒生物样本,同样也需要主动去采集病媒生物。”柯明剑说。有一次一艘进境国际货轮因为存在风险因素,需要在距离高栏港码头20余海里的海上进行锚地检疫,柯明剑就曾随同一线关员登船,指导其开展检疫查验。一艘几层楼高的货轮上,放下来一截笔挺的钢梯,在海浪和风的作用下砰砰地击打着船体。柯明剑坐着小船接近梯子,脚下滑溜溜地,虽然害怕,但也横着心一步步往上爬。上船后,他和同事要一个个船舱检查是否有鼠类、病媒昆虫等。

柯明剑

跟病媒生物打了无数次照面,他不仅记住了许多已知生物的形态特征,还发现了许多新物种。

2007年,他以援藏干部的身份前往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樟木镇的樟木口岸,在这里,他发现了双刺铗蠓和雅致铗蠓。柯明剑和同事通过挥网和打诱两种方式,在西藏发现樟木口岸存在蠓科昆虫6属28种,其中就包括这2个新种。

“能够发现新种我们是很高兴的,这意味着蠓类防治和科研又前进了一小步。”柯明剑说。

然而传统的病媒鉴定方法也有过分依赖专家经验、主观影响因素大等缺点,柯明剑还是希望种类鉴定能够不要光靠形态学。近年来,珠海保健中心引进了分子生物方法,利用DNA条码来区分物种。

未来,柯明剑希望有更多的现代技术,而不是依赖人的经验。“比如利用人工智能,由专家去训练人工智能,不断充实标本库,形成更可靠的工具。”

柯明剑

“跑腿医生”让出入境人员安全出国安心回

如果说汪海波和柯明剑是实验室里的“另类战士”,那么直接跟人面对面打交道的吴锦顺则是“另类”中的“另类”——预防接种与咨询部医生。

吴锦顺

在保健中心的预防接种与咨询部,医生们需要根据人们所去的地区提供相应的建议,不论是去非洲旅行,还是作为水手出海、作为留学生出国读书,都需要他们提供的“全球健康指南”。

在我们到访的时候,正好有一位水手来接种第二针疫苗,吴锦顺细心地提醒他,他去的是霍乱疫情高发地区,疫苗接种还有一次,顺便又科普了一遍疫苗的重要性,希望这个水手千万不要大意或者抱有“最后一次不接种也没事”的侥幸心理。

吴锦顺

提供咨询服务是他们的基本职责,但说到底,他们仍是医生,需要对出境前有体检需要的人员进行全流程的跟踪。而对于吴锦顺来说,“自己跑腿”而“顾客不动”是他的一项工作宗旨,也让他收获了“香洲好医生”的称号。

“在普通医院,我们可能习惯了患者自己去各个科室检查,除了一些特殊情况,有问题拿到报告也是自己跑腿,但在我们这里顾客不用动,实验室觉得有问题就会联系医生共同讨论,然后给客户最优的医学建议。”吴锦顺说。在他的办公室里,有满满一墙的便利贴留言,都是顾客和出境咨询人员留下的感谢。

满墙的便利贴留言

出境前需要医生,回国其实也需要。

2017年,吴锦顺和同事前往非洲进行医疗支援,执行传染病防控的工作。正好遇到一个感染疟疾的病例,患者在回国之前,吴锦顺就跟国内落地海关和医院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保证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并且与其他人员隔离。

保健中心共有18位检验员、37位医生,他们是口岸关境线上的“另类战士”,不为人所熟知,却为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把病毒病菌拦截在关口一线,也把安全游历世界的“指南针”递到人民群众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