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面孔丨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黄煦:用热血为生命续航 >

今日面孔丨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黄煦:用热血为生命续航

来源夜上海 - 论坛首页
2025-04-20 21:52:58

【人物印象】“00后”黄煦是暨南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研究生,也是一名热爱生活、热心公益的青年。2023年11月28日中午,黄煦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顺利完成202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捐献,为远方一名2岁的血液病女童送去生的希望,成为全国第16477例、珠海市第5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有机会救人一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接到珠海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初筛环节征询造血干细胞捐献意愿的电话时,我稍加思考了几秒钟,就立即答应了。”2024年5月7日,在暨南大学珠海校区日月湖畔,黄煦利用课余时间向记者讲述他捐赠造血干细胞的经过和心路历程。

2018年,刚踏入大学校园的黄煦,积极响应无偿献血的倡议,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无偿献血。次年,再次献血时,他了解到造血干细胞对于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性,于是毅然留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只要多捐献一点血液,就有机会救人一命,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黄煦说,当时还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具体细节不太了解,也不知道是否真的能配型成功。

2023年6月底,黄煦接到珠海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有一名血液病患者与他配型成功,当即就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后,他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整个捐献过程后,也更加坚定了要捐献的信心。

“很多人都以为捐献造血干细胞要抽骨髓,当我告诉我妈妈想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她一开始也劝我不要捐献,很担心会对我的身体造成严重损害。”黄煦介绍说,面对家人的担忧,他将此前查阅的各种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资料分享给家人。他说,造血干细胞捐献和献血一样,在肘静脉处采集外周血,采集的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所需的造血干细胞后输回体内,是一种安全、科学的手术,对捐献者身体并无太大的伤害,却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黄煦的解答很快打消家人的顾虑,对他的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善举给予全力支持。在研究生入学前夕,黄煦在佛山完成了高分辨配型血样采集和捐献前体检。

2023年11月23日,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在珠海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师生的欢送下,黄煦前往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在中华骨髓库广东省分库志愿者的协助下办理了入院手续。

2023年11月28日,经历4个小时的采集,黄煦顺利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捐献造血干细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

“采集医生说,我和那名2岁白血病女孩血型不同,待移植成功,她就会变成我的血型,今后会有一个陌生人跟我流着相同的‘血’。”黄煦说,为了促进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进入外周血中,便于进行分离和采集,连续注射了5天的动员剂,那几天感觉就是“腰酸背痛”,但想着能将一条生命从死神的手中拉回来,这点痛根本算不了什么。

黄煦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的感觉是“一身轻松”,但出于健康考虑,他会有一段时间尽量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一两个月后便感觉身体与之前没有什么两样,跑步、打球照常进行,“上个月我还参加了珠海市大学生运动会呢。”

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期间,一位已经退休的志愿者娟姐对他黄煦进行了全程陪护,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娟姐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令他深受感染。“能够帮助他人就是最大的快乐。作为一名身体健康的当代大学生,有时间、有能力,一起努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很开心能够为此承担起一份责任。”黄煦说。

2023年11月29日,珠海市红十字会联合暨南大学珠海校区举行欢迎黄煦成功捐献归来仪式。作为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第一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黄煦分享了捐献采集过程,希望更多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为血液病患者增添生的希望。活动现场,一位大三的学生农秋雯也是中华骨髓库的一员,目前已完成初筛配型并同意捐献,未来也将用热血为生命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