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肺结核的高发期,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然而,有些患者在治疗初期症状很快缓解,感觉“没事了”,就私自停药,这样会造成哪些后果?肺结核到底该如何治疗?中大五院感染病防治中心专家为您解答。
▶▶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肺痨、痨病”。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两周以上,痰中带血丝或咯血等,其他常见症状还包括胸闷、胸痛、午后低热、盗汗、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
但是,感染结核菌后,只有少数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会很快发病,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此时,结核分枝杆菌会在人体内“潜伏”下来,待到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它会趁机大量增殖,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
中大五院感染病防治中心感染病一科主任丁立提醒,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肺结核相关筛查。同时,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应该常规检测血糖、尿糖以及肝、肾功能、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HIV抗体等项目,以便及时发现合并症。
▶▶哪些人容易感染结核?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肺结核病人在咳嗽、咳痰、打喷嚏时,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或气溶胶即可能受到感染。
与肺结核患者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和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容易被感染;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艾滋病毒感染者、器官或骨髓移植者、透析治疗者、矽肺患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主动进行结核感染筛查。
▶▶如何防治肺结核?
肺结核一般采用当前国际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即坚持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原则行抗结核治疗。有些患者在治疗初期症状很快缓解,感觉“没事了”,就私自停药,但是过早停药常常导致疾病很快复发,还容易造成耐药。
丁立提醒,结核病治疗疗程长,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有些危重复杂病例甚至需要治疗更长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经过规范全疗程的治疗,治愈停药的患者经过一定时间,因身体免疫状态改变等情况,结核病会复发。所以,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结核病可防可治,预防结核病要做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规律,饮食均衡,戒烟限酒;坚持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勤洗手,常通风,在人流密集的场所佩戴口罩;预防和控制容易引发肺结核的疾病,如艾滋病、糖尿病、尘肺病等;出现结核可疑症状(咳嗽、咳痰>2周或咯血)时,应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加强主动筛查,早诊断、早治疗,进行潜伏感染预防性治疗。